今天是

当前位置:首页 > 平顺旅游 > 旅游常识

我县旅游大发展助力经济大转型

 时间:2018-01-18       大    中    小      来源:文旅中心

 暑期以来,来自邯郸、太原、河南、安徽等地的旅游团队不断增加,我县太行水乡、通天峡、天脊山、神龙湾、西沟等旅游景区游客爆满,旅游形势持续升温。今年前半年,全县共接待游客89.96万人次,同比增长65%,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48%。 

  今年以来,按照市委“五五”战略,率先全面小康的总体部署,我县紧紧围绕建设“全国一流旅游目的地”的战略目标,以独具特色的原生态风貌为基础,不断优化投资环境,整合旅游资源,全力打造精品景区,进一步做大做强旅游产业,以旅游的快速发展助推全县经济转型。一是整合旅游资源,深度开发旅游产业。集中对太行水乡、神龙湾、西沟进行了整合开发,编制了太行水乡、天脊山、神龙湾、西沟、青龙洞、通天峡6个旅游景区总体规划,推动点线旅游向区域旅游、季节旅游向全年旅游转型。推进通天峡景区品牌建设,加快二期工程进程,打造峡谷游览精品景区,全面启动国家4A级旅游景区申报工作,同时加快5A级景区创建工作。将生态休闲游、红色经典游、自驾探险游、乡村民俗游、古建文化游5条精品线路纳入华北地区旅游线路大循环圈。同时主动走出去,积极开发周边省市县(区)基础市场,为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。二是完善配套要素,提升景区品味。围绕“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”六大要素,扶持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相关产业发展,通天峡大酒店目前室内外建设、院落整修及其它附属配套设施建设及装修已基本完工,该酒店的投入使用将进一步完善我县旅游功能设施,带动旅游和服务业的发展。县文物博物馆、县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主体建设已全面完工,正在进行室内外装修及其它附属设施建设。回龙寺环境整治、大云院环境整治工程,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%;天台庵环境整治工程完成总工程量的50%;金灯寺石质文物保护工程已全面铺开。三村生态博物馆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在北京通过专家论证,目前豆口村的认知中心维修已完工,正在进行布展阶段。与此同时,积极实施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,不断提升景区品位。以县城为中心,构建“集散中心、集散点、辐射景区(点)”三位一体旅游集散体系,投资12亿元的旅游风情小镇建设项目已完善前期地勘、规划编制等工作。随着全县旅游综合服务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,有力地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。三是不断加强宣传推介,全力拓展国内旅游客源市场。通过电视、广播、网络、书刊、广告等形式,进行针对性的旅游促销宣传,积极拓展客源。依托与我县合作的省内外旅行社,利用“中国旅游日”、“国际博物馆日”、“中国文化遗产日”等宣传日在北京、上海、太原、郑州、长治、邯郸等发放旅游宣传光盘、画册近2000套(册);加强与新闻媒体合作,在中央电视台、山西电视台、长治电视台宣传平顺旅游,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成功举办了首届“晋善晋美·诗画平顺”风光摄影大赛颁奖仪式暨第二届“晋善晋美·诗画平顺”风光、民俗、人文、名胜古迹摄影大赛启动仪式。组织旅游行业参加国内旅游交易会积极宣传平顺旅游,拓展了平顺旅游市场。2014年我县的宾馆酒店入住率超过90%,各景区景点游客人数都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。四是狠抓安全生产,有效确保旅游行业安全平稳运行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、省、市、县安全生产会议精神,针对“五一”、“端午”等假日旅游安全工作,联合公安、交警、食品、卫生、交通、海事、安监、质检等相关部门,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,有效地降低了旅游事故的发生率。今年以来,全县开展旅游安全生产大检查共9次,出动检查人员68人次,检查旅游企业家35次。查处违规旅游企业1家次。通过安全大检查为大家营造良好的旅游安全环境,杜绝了日常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。

关闭本页